学科联盟

  • 首页
  • 学科联盟
  • 名医专家


中国中医药世界文化奇葩 
征集《中国中医药国医大师专家库》入编征订函

        为更好更快地促进中国中医药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系统、客观、及时地反映我国中医药医疗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为进一步弘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的国医名家。让更多的病人、患者亲属和社会各界全面真实地了解中国中医药医疗事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健康管理中心IMRC健康医学会特别推出《中国中医药国医大师专家库》入编征订工作。
        《中国中医药国医大师专家库》入编征订工作,必将提升我国医疗事业的整体层次和竞争力。推动全球中医的发展。编征入选人员采取单位提名推介、个人申入报名、百姓评议和编委会审核办法进行。
       一、 中国中医药国医大师推介评选活动的要求与条件
       1、要具备“高尚的医德”:
       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恪守人民医生的行为准则;情注群众,把病人当亲人,一切为病人着想,努力减轻病人经济和精神负担;严于律己,廉洁行医,无私奉献,勤勤恳恳,不计时间和报酬,把自己全部的激情和力量贡献给医疗卫生事业;以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为数以万计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2、要具备“高超的医术”:
       有扎实的中医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在临床一线岗位从事中医药研究治疗工作,应用祖传秘方、单方验方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急重病方面具有独特的诊疗效果,或者拥有专利技术,疗效显著的中医药科研专家,在当地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未发生过责任医疗事故。
       3、要获得“社会的认可”:
       地级市以上三等甲级医院在职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执业中医师或国办大学科研机构的中医药研究学科带头人,在疾病治疗领域必须有所建树,个人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两项以上。县市级市二等甲级医院正高职称。
       二、 评选活动的范围和程序方法
       1、采用单位提名和市民参与推荐,个人填表申请报名的办法进行,每地级市限定名额6人。
       2、评选的第二阶段,公布10名候选人名单,采取抽查的方式邀请广大市民评议。报名参选的候选人由评选委员会专家组进行初审。
       3、通过网络投票和调查的方式确定。最后由评审委员会根据专家初审、社会评选等情况对候选人进行讨论和评选,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入选。
       4、由医院提名推荐,通过社会和网上评议产生的“中国中医药国医专家”,享受终身荣誉奖。对贡献特别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名医师,将应邀参加颁奖仪式。《中国中医药国医大师专家库》征订办公室负责在网上公布和颁发荣誉证书。
下载申请表 ...

响应国家政策 推动医疗优质资源下沉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等四部门,以发改社会〔2021〕893号印发通知并公布《“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所明确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以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四个建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工程”。《方案》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加快数字健康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体系建设,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覆盖范围,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

了解更多 ...

关于召开“上海健康论坛暨2024学科联盟年会”通知

各位委员、各医院会员单位、各康养机构会员单位、各医疗联盟单位:
        经IMRC健康医学会筹建会讨论决定,兹定于2024年12月31日召开“上海健康论坛暨2024学科联盟年会”。本次会议除邀请会员单位参加外,还将邀请入选《IMRC国际医学专家库》的专家参加。由学会领导推荐医院单位和学科专家推荐高资质医师申入医学会,均免收会员费。
        本次会议后至明年5月31日前,申入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免收注册费,欢迎相互传达,并踊跃参加拟计划2025年9月在青岛举办的“IMRC健康医学会暨医疗联盟单位经营与管理交流峰会”。

了解更多 ...

学科专家技术联盟

嗨! 各位志同的医疗同仁,学科技术联盟搭建你我同在的发展平台,就让我们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筑梦前行,创赢天下!

相关文章

项目

我们如何帮助您?

受援医院要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建设发展实际,结合当地群众健康状况、疾病谱和医疗服务需求,明确建设重点学科。统计近三年外转出率排名前5-10个病种,对相关临床和辅助科室进行帮扶服务,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安排管理专家前往受援地区的医院开展调研、指导,将对口帮扶作为助力攻坚的重点工作,深入研究影响自身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联系我们